HomeArticleUncategorized除英國文學之外, 我對德國文學還是有一種懷念的文化情結

除英國文學之外, 我對德國文學還是有一種懷念的文化情結

「 20幾歲時的愛情是幻想 ,30幾歲時愛情是輕佻,人到40歲時才明白,原來真正的愛情是柏拉圖式的愛情 (Platonic’s Love) 但愛情難以遮掩,即使密藏心頭 ,卻也容易在眼睛裡洩露,男人愛女人是愛她現在的樣子,而女人愛男人卻著眼於他未來的前途 」。

Goethe哥德Johann Wolfgang von Goethe

不知道是為何原因 ? 在我唸高中時我們最早接觸到的歐洲文學反而是像"赫曼赫塞"的”流浪者之歌”、 ”鄉愁”、還有哥德 ”少年維特的煩惱”、和浮士德”等德國文學,所以除了英國文學之外, 我對德國文學是有一種懷念的文化情結.

哥德Johann Wolfgang von Goethe”1749年8月28日出生於法蘭克福,,是戲劇、詩歌、和散文作品的創作者,更是最偉大的德國作家之一。2005年德國電視台票選最偉大的德國人活動中,他排名第七, 僅次於第六偉大的音樂家巴哈。

他追隨父親腳步也在1765年到萊比錫大學學習法律,直到1768年因病回德國,1770年他又遵照父親意願到法國史特拉斯堡 Strassborg 完成學業。 但他目睹德意志的社會狀況腐敗,所以對司法失去信心。而對從事法律工作不感興趣反而對旅行產生熱愛。

在他朋友耶路撒冷(Karl Wilhelm Jerusalem)1772年自殺後,是哥德創作”少年維特的煩惱”的起因。在這部小說中,歌德將自己曾傾慕夏綠蒂的經歷和耶路撒冷的命運融為一體。使這部小說獲得巨大的成功,並引發了感傷主義和狂飆突進文學運動。

1786年哥德倉促辭官(偷偷地離開了德國)也隨當時的牛津、劍橋學子去了義大利追尋文明的Grand Tour(壯遊之旅)並化名「菲利普·米勒」Filippo Miller,哥德在”義大利遊記( The Italian journey)書中生動詳細描述了他的義大利之旅,1786年他在羅馬結識了畫家 提士拜恩,,1787年和提士拜恩等人到那不勒斯去旅行。提士拜恩的著名油畫中描繪了當時在羅馬的丘陵地帶旅行的哥德。1795年他開始了一段與席勒的友誼,直到1805年席勒去世,1798年歌德為此寫下了哀歌 ”植物的變形”作為紀念。

哥德在八歲時就染上天花, 自此後幾十年也罹患各種疾病,終生為病魔所苦,他雖經歷了幾段快樂、 但卻都沒結果的戀愛。直到56歲時才終於和 Cristiana 修成正果。也老年得子.,哥德的著作極為豐富,直到83高齡過世。他也始終是無間斷的寫作, 其中很多作品紅遍全球,如我們初中時就讀過的 「少年維特的煩惱 」、「浮士德」、「普羅米修斯」、 還有「論色彩學」和極富盛名的 “The Italian Journey” 意大利遊記。

2019年11月初從德國回台前,我頂著身體不適和盤纏將盡(皮夾被偷),仍照計劃去法蘭克福,就為了要去哥德博物館, (故居威瑪太遠了只能來他的博物館),從法蘭克福火車總站正門出來,只要沿著Kaiserstrabe 凱薩大道走10分鐘可看到 AM Salzhause 路牌,就可看到哥德博物館的廣告招牌,花了七歐元入場,參觀了共四層樓的場館,展出了偉大作家的生平介紹與作品,和他有關的文物。我慢慢欣賞完所有展品,偶爾也有導遊帶小型旅遊團來參觀,我也順便聽聽當地導遊介紹哥德的軼事. 作為歐陸人文藝術之旅的最後一站,,少年時曾閱讀過且心儀的大師,數十年後終有緣來德國一償夙願。.感恩 !

+17

© 2025 · Triphilos ·All rights Reserve

Fill the form

Drop us a line

Fill in this form or send us an e-mail with your inquiry.

Or come visit us at:

301 Howard St. #600
San Francisco, CA 94105