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次知道劍橋大學是看了陳之籓寫的「在春風裡」和「劍河倒影」這兩本書後,對劍橋這學校充滿嚮往,劍橋之名為River Cam 劍河上架設着許多橋樑,都大有來頭,其中以數學橋和嘆息橋最有名。「 像劍橋之所以為劍橋,就在各人想各人的,各人幹各人的,從無一人過問你的事 ,找你愛找的朋友,聊你愛聊的天。看看水,看看雲,任何事不做也無所謂 」。你看到這些形容劍橋的文字,你怎麼能拒絕來劍橋呢?
陳之藩,1925年生,北洋大學電機系理學碩士,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理學碩士,英國劍橋大學哲學博士。「劍河倒影」書名帶點文藝味,一個學理工的他,通過劍橋的人類學和歷史教授(Alan Macfarlane )一個喜爱中國文化的教授麥法蘭的口試,唸了研究生兩年後得到劍橋大學哲學博士。(這麥教授後來也說服校方在2008年在校園內一塊大理石上刻上了徐志摩的詩句,在2018的8月10 日,又在詩碑周圍擴充成徐志摩紀念花園的麥教授)。
劍橋有句名言流傳在校園內:「人生的光榮是不踏死路旁快死的虫,是不摧毀樹下受傷的鳥,是把自己口袋裡的錢分出一半給需要另一半錢的人」。就是先有了對劍橋的描述,讓我來了劍橋兩次,也有不同的詮釋,至少我還不只是因為徐志摩的再別康橋而慕名而來的人。
聖瑪利亞大教堂(Church of St Mary the Great)建於14世紀,氣势恢宏,拱廊高聳,有垂直線條的彩繪花窗。上到頂層往外看,就是國王學院,門口有一棵大樹,好像是魔法世界的遺留。也就是徐志摩和人工智繪之父亞藍圖靈、凱因斯都在此念書的學院。
令劍橋聞名全球的當然還有國王學院,徐志摩1920年原在 The London School of Economics and Political Science ( LSE) 簡稱為倫敦政學院就讀, 後來因愛上文學而轉學去劍橋大學寄讀(1921-1922)據說他經常從宿舍窗戶眺望流經 Kings College 內的康河,在此寫下了膾炙人口的 ”再別康橋” , 詩人徐志摩於1928年第三次再回劍橋時所寫的再別康橋時,已是物是人非,於是徐志摩寫下《再別康橋》,揮揮衣袖,不帶走一片雲彩。除對劍橋的留念外,多少對自己的幾段感情,如初識林徽音時視之為女神的心靈之愛,和前妻張幼儀離異後再取陸小曼,發現並不像他想像的那樣幸福,有些心灰意冷,才三度前來劍橋,臨行有感而發所寫「再別康橋」沒想到回去三年後1931年11月19日赴北平聽林徽音演講「中國建築藝術」,於早上八時搭乘中國航空公司郵政號飛機由南京出發,但飛機在大霧中誤觸濟南墜落,詩人徐志摩罹難。
「 輕輕的我走了,正如我輕輕的來;我輕輕的招手,作別西天的雲彩。 那河畔的金柳,是夕陽中的新娘;波光裡的豔影,在我的心頭蕩漾。 軟泥上的青荇,油油的在水底招搖;在康河的柔波裡,我甘心做一條水草! 那榆蔭下的一潭,不是清泉,是天上虹;揉碎在浮藻間,沉澱著彩虹似的夢。 尋夢?撐一支長篙,向青草更青處漫溯;滿載一船星輝,在星輝斑斕裡放歌。 但我不能放歌,悄悄是別離的笙簫;夏蟲也為我沉默,沉默是今晚的康橋! 悄悄的我走了,正如我悄悄的來;我揮一揮衣袖,不帶走一片雲彩 」。
雲彩也好、彩虹、星輝,這些色彩全都帶不走的。天邊的雲彩只能揮一揮衣袖說再見,彩虹是自己情感的投射,星輝更是過往回想中的亮點;所有美好的東西都不屬於當下的志摩了,只能活在他的回憶中,對襯出詩人內心的惆悵與寂寥。
現在英國國王查爾斯就讀的三一學院(Trinity College),名聲響亮,實力雄厚。牛頓、培根、拜倫都畢業於此。學院內現在還有據說是當年砸中牛頓,讓他想出萬有引力定律的那棵蘋果樹。三一學院是由英國亨利八世國王在1546年所建造的,大門上方的雕像就是亨利八世。 三一學院名人校友像物理學家牛頓、哲學家培根、詩人丁尼生、數學家巴羅、科學家威廉惠威爾、托馬斯麥考利和浪漫派詩人 拜倫、威廉華茲華斯 。知名物理學家斯蒂芬·霍金,畢業於劍橋,畢業后1979 年回校擔任盧卡斯學院教授(Lucasian Professor)。
Trinity College , Cambridge 三一學院
劍橋大學皇后學院Queen’s College 在國王學院南側,學院於1448年亨利六世的王后瑪嘉烈・安茹(Margaret of Anjou)和1465年愛德華四世的王后伊莉莎白・伍德維爾(Elizabeth Woodville)共同捐資建立。皇后學院橫跨劍河,以“數學橋”相連接。傳說數學橋是牛頓設計建造而成,且建造時未使用任何螺絲及螺帽,但其實數學橋係由威廉・瑟里奇設計,並由詹姆斯・埃塞克斯)建造,牛頓逝世後的22年才完工,所以數學橋並非牛頓所設計建造。特倫斯·韓伯瑞·懷特(T·H·Terence Hanbury White)他研究15世紀亞瑟王傳說,編寫《永恆之王》(The Once and Future King)四部曲,其中最著名的《石中劍》(The Sword in the Stone)曾由迪士尼改編為同名動畫電影。
另外一個舉世皆知的校友居然是 Paul Simon 他在紐約森林高中畢業後來劍橋皇后學院念書1963年畢業,和哥倫比亞大學數學系畢業的Art Garfunke 組成的 Simon& Garfunkel folk Duo 二重唱,每首歌都紅遍全球,我最喜歡那首歌:The Boxer 這首民謠搖滚抒情曲採用第一人稱的哀嘆,以及第三人稱的拳擊手的描寫,歌詞大部分是自傳式的,部分靈感來自聖經,創作於西蒙感到受到不公平批評的時期。歌詞探討了貧困和孤獨,特別以「lie-la-lie」的低沉反覆吟唱搭配著大量混響的軍鼓聲聞名。「The Boxer」是繼西蒙與葛芬柯最成功的單曲之一。
Simon & Garfunkel 曾經給了我們這一代無限的夢
經典武俠小說作家金庸也讀就過劍橋大學並以86歲取得博士學位 🎓。後來劍橋也為他立碑,於聖約翰學院玫瑰花園。石碑上窄下寬,有点不太規則,上面是2005年金庸書寫的一副對聯:“花香書香繾綣學院道,槳声歌聲宛轉嘆息橋 ”。
這次再訪康橋是改搭火車來劍橋,沿途英國鄉間的寧静和古典建築的結合相得益彰,賦予了劍橋一種獨特的魅力,交通也方便,從倫敦 Liverpool St.Station 搭 Greateranglia 火車來劍橋只要70分鐘。然後沿路走路進校園也只需15分鐘。離倫敦和首都機場也不太遠。
國王學院內那個徐志摩的紀念花園,這是劍橋歷史上第一座在校園內的中式花園。由國王學院首席園藝師史蒂芬•科格希爾 (Steven Coghill) 所設計,融入了道教和佛教意象,花園中黑白石子砌成的陰陽圖案,有刻著《再別康橋》中英文詩文的小徑從“陰Ying”陽”Yang中穿過。中文詩則由中國諾貝爾文學獎得主莫言、藝術家姜寶林和書法家劉正成等書寫。
我來此憑弔下詩人,和參觀他的紀念碑和花園, 來了劍橋後好多的故事和傳說都幻滅了,數學橋不是牛頓發明的, 三一學院的那顆蘋果樹1954才移來校園,怎會有蘋果掉下來讓牛頓發明地心引力? 那個噴泉倒是當年拜倫常跳進去洗澡。這是我們的 Punting tour (撐篙小帥哥 Ben 告訴我的一些劍橋軼事)。但徐志摩的蹤跡卻流傳於校園內,現在不只華人甚至歐美也有很多遊客來劍橋參觀這花園。
劍橋的歎息橋 Punting tour
劍橋800年歷史,大學排名總是全球前五 ,共出了116個諾貝爾獎得主,六個英國首相。出了凱因斯John Keynes、作家拜倫 Lord Byron、丁尼生 Alfred Tennyson,、William Wordsworth 威廉華茲華斯 、Stephen Hawkings 霍金、 徐志摩、陳之籓、李光耀、 尼赫魯、李國鼎等等 。盡是人文薈萃聚集全球菁英的頂尖學府 ,但是校園內卻沒有我們想像中的圍牆和校門,我問了幾個劍橋學生在國王學院外牆上除了亨利八世雕像外,另一個偉人是誰 ?居然大家都說不知道。 但我有看到人工智慧之父 Allan Turing (亞藍圖靈) 的研究室。
劍橋的寧靜與內斂,八百年歲月的積累,學院內進出的學子們充滿著書卷氣,且安靜與自在的臉龐,孕育出不知多少的人類偉大心靈,而康河靜靜流淌著,穿越過各不同的學院,你可從詩人所描繪的詩中去想像劍橋的知性之美。
Greateranglia 火車很新,也很舒適沿途風景不錯
從劍橋火車站出來往對面一直走右轉看到這教堂左轉就到劍橋了約15分鐘